今年的语文试题考什么?有什么特点? 天天热讯

来源:西宁晚报时间:2023-06-09 20:04:52

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揭晓。今年的语文试题考什么?有什么特点?本报邀请到西宁市第三中学语文组组长、副高级语文教师李志国为考生及其家长进行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语文试题分析和评述。

李志国分析如下:


(相关资料图)

今年高考语文试题,青海考生使用的是全国乙卷。全国乙卷整体试卷结构、试题难度、题型设置保持稳定,分现代文阅读、古代诗文阅读、语言文字运用、写作四个模块。

试题选材加大思想容量,重视以文载道、以文化人,具体有以下4个方面的特点:

现代文阅读:育人育心

试题类型没有变化,都是选择加简答题,强调五育融合,全面发展,培养科学思维,达到育人育心目的。如文学类文本阅读材料《长出一地的好荞麦》,反映中国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情感,体现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,引导考生尊重劳动者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。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是《深时之旅》,试题通过文质兼美的科普文章激发考生的好奇心、想象力和探究欲,倡导科学思维,既注重营造热爱科学的氛围,又引导学生在理解材料信息的基础上,对相关问题作深入思考。

古诗文阅读:自信自强

古诗文阅读难度增大,并且有变化,客观题考查断句(改为序号处停顿选择)、文化常识(改为和实虚词混杂)、内容理解,主观题考查翻译能力和鉴赏能力,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、民族观、国家观,增强爱国情怀、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。语文新课标把语言、思维、审美、文化作为4个核心素养,而传统文化在今年的古诗文试题中都有很好体现。文言文阅读试题材料选自《韩非子·十过》,引导考生传承中华文化基因,守正不古。诗歌鉴赏是陆游的《破阵子》,涉及诗歌的语言、手法、内容和情感。名句默写都是名篇名句,分别出自《赤壁赋》《琵琶行》《游山西村》。

语言文字运用:增智增慧

语言文字运用题是语文试题的百花园,都是精选文学作品,带领考生感受中国语言文字之美,在阅读体验基础上调动联想和想象,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,达到增智增慧的目的。语用Ⅰ语料节选自汪曾祺的《俩老头》,考查考生通过语言形式领悟表达效果的能力,变化的是主观题改为用法相同和表达效果一致的两道客观选择题,19题是排比句的改写效果。语用Ⅱ考查对语言的建构能力、思维的判断能力、知识的关联能力和审美能力,涉题为因境补句和长短句的句式变换。

作文:铸根铸魂

写作一直是立德树人,铸根铸魂。今年的高考作文求考生对两则材料充分认识,拓展外延,寓思政于语文写作之中,达到“文以载道”的目的。(记者 王紫 整理)

标签:

图文推荐

热门文字

标签

精彩赏析